close
139個產業項目跨過山海關來到大沈陽

(上接1版台灣電動床)中國航信東北研發基地、北京長久物流東北多式聯運基地、普天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均簽訂合作協議。

深化金融領域合作,強化金融要素支撐。積極推動兩市金融機構、金融服務和金融要素合作創新發展,打造多層次金融平臺。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積極打造PE大廈(股權投資大廈),北京中和科技產業基金和北京中菊高新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即將入駐。北京中和資本管理公司發起設立的遼沈地區第一支公募基金已報證監會審批。積極推動京沈兩地金融平臺間合作,遼寧股權交易中心(“四板”)與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在企業轉板機制、培訓路演等方面開展對接合作。推進地鐵傳媒、沈陽電纜等14戶企業成功轉板至“新三板”。

加速推進旅遊及農產品對接,拓展合作交流廣度。依托兩市特色文化,共同打造歷史文化旅遊品牌,開展瞭北京、南京、盛京康乾禦道自駕遊等活動。著力打造“京沈周末遊”,研究制定瞭省內各城市國有景區對北京居民實行半價優惠政策;創辦瞭“京遼”旅遊一卡通,著力將沈陽打造成北京居民的休閑旅遊目的地。兩市簽訂瞭《京沈兩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意向合作框架協議》,建立瞭兩市農副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檢測結果互認和信息共享制度,暢通瞭沈陽優質農產品的進京渠道。鼓勵兩市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合作發展,北京招聯食品、北京二商集團、北京六必居等7傢企業與沈陽相關企業簽訂瞭合作協議。“農博網-首都港”服務平臺上線運行。沈陽澳華牛肉、湧鑫肉牛、恒生食用菌、永樂西芹、沈北大米等10餘種農產品成功進入北京市場。

共建靜電機平臺載體

互利共贏發展

共建產業平臺。以共建園區為載體,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推動產業佈局優化,促進跨區域共同發展。清華啟迪科技公司分別在和平區和沈河區建設清華啟迪科技園和科技城。聯東投資集團進一步擴大投資,在沈北、鐵西、大東、渾南等地區合作開發建設工業主題園區。積極與中關村合作建設“一街(中關村-三好街創新創業大街)一園(中關村沈陽分園)一平臺(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沈陽合作站)”。和平區政府與中關村發展集團旗下中關村領創空間簽訂協議,合作建設中關村領創空間(沈陽)創新服務平臺。沈北新區與豐臺區簽署協議,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沈北分園。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開展對口合作,借鑒其管理機制、營商環境、科技創新、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政策和經驗,加快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中法生態城建設。和平金融街和沈河金融商貿區與北京金融街開展深度對接,推進兩市科技型企業、金融機構及知識產權評估機構跨區開展業務。

共建開發開放平臺。利用沈陽成為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重點城市的優勢,京沈雙方協同推進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搭建國際開放平臺。北京小笨鳥跨境電商交易平臺在沈陽市建立瞭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東網科技與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和北京航天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工業大數據研究院東北分院,建設工業大數據資源中心運營平臺。清華大學與新松機器人公司開展智能人機交互系統技術合作,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沈陽新松機器人、哈工大等14傢成員單位共同出資成立沈陽智能機器人國傢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陽國傢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方案已通過工信部專傢論證,報批成為第三個國傢制造業創新中心。

共建多層次合作聯盟。京沈兩市工商聯、產業科技聯盟、商會、協會等積極探索通過聯合組織招商隊伍、委托招商、互邀商貿會展等方式開展對接合作,促進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成立沈陽軍民融合中心,沈陽市25傢軍民融合產業發展聯盟成員單位與北京企業成功對接,聯手打造成為利用北京雄厚軍民融合產業資源和行政資源的平臺載體。

互享互通

人才交流熱潮湧動

圍繞新興產業、科技創新、金融、投融資等領域,兩市互派優秀幹部開展掛職交流,目前,沈陽市20名市管幹部和北京11名掛職幹部已到崗工作。依托北京優質培訓機構和教育培訓基地,為沈陽幹部人才開展培訓350餘人次。依托北京高端智力人才密集優勢,建立瞭兩市人才信息共享交流平臺,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推動北京人才參與沈陽創新創業。舉辦兩次在京博士“沈陽行”活動,13名在京博士同沈陽市用人單位達成初步意向。沈陽25傢重點軟件企業在北京中關村人才市場舉辦沈陽市軟件企業人才對接招聘活動,120名北京軟件人才簽約來沈工作。開展醫療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交流合作,沈陽市11傢醫療機構選派35名優秀臨床醫生前往北京對口醫院進修學習,積極邀請北京知名醫療專傢現場講學指導。

公共台中抽水肥資源共享

提升公共服務供給除毛-擺脫老舊型的除毛方式,任何毛髮一網打盡∣真空除毛推薦~聖雅諾美學診所能力

積極推進兩市科技資源共享。依托北京強大的科技資源優勢,積極建立兩市協同創新工作機制,聯合共建的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沈陽合作站暨沈陽科技條件平臺正式開通運行。東北科技大市場引進瞭中國生產力學院、中聯認證中心、國傢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沈陽代辦處等高端服務機構;中國工程院東北雙創平臺、中國技術交易所沈陽分中心入駐“三好創新創業大街”;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入駐沈陽國際軟件園。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與沈陽市科技總院簽署合作協議,設立中科合創沈陽分中心。圍繞大數據、空間技術、科技服務業等產業與北京相關產業創新聯盟對接,目前已完成“沈陽市產業技術創新大聯盟建設方案”,確定瞭12傢首批大聯盟單位。北京優客工場、車庫咖啡、黑馬學院等一批創業平臺在我市落地。

深入推進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沈陽醫學院與首都醫科大學簽訂合作協議,與北京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達成合作意向,推進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培訓、人才培養等領域合作。沈陽職業技術學院與北京工業、電子科技、財貿等高職院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著力為我市培養高質量專業技能型人才。

深化醫療衛生領域合作。沈陽市衛計委與北京市衛計委簽訂瞭醫療衛生合作框架協議,實現瞭沈陽醫保人員在北京就醫聯網結算。建立瞭兩市重點醫院及重點科室之間結對合作關系和遠程醫療會診協作機制,在沈陽醫學院附屬醫院就診的患者可直接轉院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就診。北京積水潭醫院沈陽分院建成開診營業。市骨科、婦嬰醫院建立瞭在京院士工作站。沈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與北京宣武醫院等開展11例遠程醫療會診,有效拓寬瞭沈陽市民診療渠道。

市對口合作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實行“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個責任單位、一套考核指標”的“四個一”推進辦法,壓實項目工作責任,及時發現並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問題,小事不過天,大事不過夜,為項目建設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沈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李海英

SourcePh" >

行車視野輔助系統
arrow
arrow

    hllzn115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